抗美援朝時不留血但致命的經濟戰
時間:2012-07-05 09:49 責任編輯:小童 來源:偉德-偉德國際-偉德betvictor【2018您的幸運網站】 點擊: 次

點擊查看更多圖片
各國人民支援朝鮮的物資正在運往前線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美雙方不但在戰場上爭個你死我活,而且在經濟、外交等其它方面也展開了一系列激烈的斗爭,其中,經濟領域算是一個要點。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1949年3月3日,杜魯門批準了NSC34/2號文件,此文件基本精神是說國民黨政權馬上就要完蛋,美國的措施就是停止援助蔣政權,并與之拉開距離。不久又推出NSC41號文件,這兩份文件是在1949年年終前,一直是指導美國對華政策的綱領性文件。從文件的內容上看,是有一定的現實成份和非敵視傾向的。比如它允許在“必不可少的安全體制下”,新中國可以與曰本和西方世界建立正常的貿易關系。還具體規定除直接軍品外,對蘇聯、東歐地區禁止出口的“非軍用物資”可以向中國出口;某些對美國安全“有重大關系”,而中國經濟又非需要不可的戰略物資,如某些重要工業、交通和通訊裝備,只要中國保證不向蘇聯及衛星國轉售,也可向中國出口。至于私商對華貿易及通常情況下的中國大宗非戰略商品貿易,文件規定,應“只受最低程度的管制”。
美國出臺這對文件的意思就是覺得當時中國有鐵托主義的傾向,想要在中蘇之間打入楔子,促成中蘇分裂,同時在戰略上可造成中國對西方的依賴,還有一點,可以使曰本恢復經濟得到必不可少的糧食和工業原料來源及保證中國繼續供給美國原料,并不是對華友好。其實41號文件對華貿易方面也做了很多的限制,基本上還不能說是一個友好的政策。
當時新中國經濟十分落后,又處于經濟恢復時期,而NSC41文件對中國還是有一定的益處的。41號文件頒后的1949年7月-1950年6月,中日貿易額約達4000萬美元。中美貿易在1949年,美對華出口約為0.83億美元,進口額約為1.064億美元,總值近2億美元。因此,開國初期,美國依然是中國主要貿易伙伴。
需要指出的是1950年2月14日中蘇宣布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后,該文件的精神也大體得到了維護。1950月3月24日,美國駐西德專員致電華盛頓方面,要求授權從德國向中國出口1.5萬噸鋼軌,并以英國準備向中國出口8.7萬噸鋼軌為由,催促有關方面迅速批準。在美國禁運單上,鋼軌被認為有軍事戰略意義,因而列為1B類產品。美國國防部尤其認為:中國從西方進口鋼軌修復鐵路線,對加強新中國在中國東北的地位有關鍵的戰略重要性,并可使新中國加強向南方擴張的能力,因而將其改列為1A類軍品,要求德國方面撤銷對華出口,并要求阻止英國方面向中國出口鋼軌。而國務院則認為,鋼軌出口對新中國軍事價值不大,堅決主張供貨,并表示如達不成協議,便交國家安全委員會解決。如再達不成,交總統最后裁決。
- ·抗美援朝初期 美國為何不敢轟炸鴨綠江大橋(2012-07-05)
- ·金日成訪蘇秘聞:直接推動朝鮮戰爭爆發(2012-07-05)
- ·抗美援朝中蘇軍援內幕:蘇聯人摳門到家了(2012-07-05)
- ·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 毛主席選擇誰最“放心”(2012-07-05)
- ·朝戰美國出兵 因情報測中蘇朝200萬攻日本?(2012-07-05)
- ·偉德betvictor:內馬爾想要獲得金球獎?只要梅羅狀
- ·朝鮮戰爭初期的美韓關系:美國不斷調整戰爭目的
- ·撥開朝鮮戰爭迷霧:第二批朝鮮族部隊回國的經過
- ·志愿軍決定性的反擊:打掉了美軍所有的“籌碼”
- ·美國務卿憶中國志愿軍入朝:當時我們像嚇癱的兔子
- ·抗美援朝時間韓軍挑釁志愿軍5萬軍隊被全殲
- ·毛澤東徹夜未眠:朝鮮戰爭中設想的最壞局面是什么?
- ·美國朝鮮戰爭紀錄片中的志愿軍很強悍
- ·揭秘抗美援朝志愿軍戰俘爭取回歸祖國的艱苦斗爭
- ·揭秘:抗美援朝時的“第一”有哪些
- ·歷史探索:抗美援朝的真正原因
- ·中國人真正打敗日本是在抗美援朝時期
- ·歷史的記憶:抗美援朝志愿軍傷亡及失蹤36萬余人
- ·軍長犧牲是抗美援朝最嚴重事件